由九州国际和车后快豹主办,以“迭代与增量” 为主题的2025 TPU改色膜主题沙龙圆满收官!来自TPU车膜行业制造端、品牌端、渠道端的重磅嘉宾以丰富的行业经验与前瞻视角股市配资网,从产品制造、品牌战略、渠道经营再到用户洞察等多方面,就加快TPU改色膜产品迭代与市场实现增量展开深度分享。
PPG汽车膜负责人—占晋的演讲《TPU改色膜商家推不动?用户不愿意买单?我们如何突围》,从市场和宏观的角度分析了PPG为什么会入局TPU改色膜赛道,让现场各位行业同仁看到有“大玩家”入局TPU改色膜领域。巨头入局将构建产业生态,把产业蛋糕做大,让越来越多的渠道和消费看见和感知产品。PPG为代表的巨头为此所做的努力和推动,一定会将TPU色彩膜产业链推向高潮。
PPG汽车膜负责人—占晋的演讲
以下根据嘉宾演讲主要内容进行整理:
早期做汽车集团及车厂的用品服务商,高峰期一年产值达 1 亿;后转型做汽车贴膜零售,门店规模最大时达 9 家且多为千平以上;如今担任 PPG 中国区汽车膜总服务商。因接触过从大 B 端、C 端到上游供应链(造粒子、原材料、成膜、流延等环节,以及 80% 以上的工厂)的各类主体,对 TPU 改色膜行业的挑战、困难及破局方向有一定洞察,以下结合实践与思考展开分析。
展开剩余85%PPG 为什么做 TPU 改色膜PPG 作为全球涂料油漆巨头,在全球的油漆市场,尤其是汽车油漆领域拥有显著的市场影响力。不过作为化工企业,其业务此前主要面向 To B 端,因此不为大众所熟知。而这样一个油漆涂料巨头,会看上 TPU 改色膜项目并入局,核心基于两方面判断:
美(颜值)是一门好生意TPU 改色膜的本质是颜色,是情绪价值,是一种美。世界上有两种最好做、最大的生意,一个是美,一个是健康。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美与健康都是大赛道,美尤其突出。从远古壁画、埃及眼影,到教堂彩绘、明清青花瓷,美始终存在;它是人类原始欲望,做美相关的生意能催生大企业,行业规模也大。所以在底层逻辑上,PPG 认为美是一门好生意。PPG 从做涂料油漆到做汽车 TPU 改色膜,看似跨行,其实本质上都是做器物的光泽度、色彩相关的生意,看似转型,实则仍在本业范围内。
中国汽车膜市场将持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国内很少有权威数据能清晰展示透明膜、改色膜的真实情况,不过节律咨询的数据相对准确,其数据显示,TPU 改色膜的增速将会超过 130%,PVC 保护膜的增速是 55%。2024 年可能是 28 万卷,2025 年预测连 PVC 加 TPU 应该是 249 万卷,其中 TPU 改色膜应该是 56 万卷,数据走势符合行业发展态势。
自从涉足 PPG 的膜业务后,与 PPG 的很多原厂油漆巨头及他们的经销商交流、接触后发现,整个汽车后市场还有增长的项目不多了。很多做油漆的代理商虽然一年产值很大,但净利润只有两三个点。而汽车膜行业还没有卷到那种程度,还是有钱赚的。行业观察来看,这个行业还没有卷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也没有大的品牌或商家入局,对从业者来说还有好机会。相较于轮胎、刹车片、传统油漆等领域的从业者面临的压力,汽车膜行业仍处于相对良性的发展阶段。
另外,行业内存在一些乱象,比如同行交流对销量与产值的看法时,以前怕说假话被拆穿,现在却不敢说真话怕伤害别人,这也说明没有大的商家来布局。基于汽车膜生意的持续增长,PPG 入局做 TPU 改色膜,而且汽车三膜都会布局。
保护膜是涂料油漆替代的好办法PPG 本身是做油漆的,所以提出了 “保护膜是涂料油漆替代的好办法” 这一口号,并有实际例子印证。PPG 与路虎原厂的共同测试显示,TPU 改色膜的多项参数已达到甚至超越原厂标准,未来有望直接替代油漆。
在国内,目前很多相关尝试还没有落地,预计 2026 年有很多车型会进行尝试,比如明年比亚迪可能有款紧凑型 SUV,问界也可能做尝试,国内一些车企会率先用 TPU 改色膜替代油漆,目前正在验证阶段,按计划,明年第二季度或可推出此类车型,而头部玩家的入场将加速 TPU 改色膜行业发展,这也是 PPG 重点关注的方向。再加上涂料油漆的增长乏力,甚至下滑,作为油漆巨头,PPG 必然要提前布局,且更易与其他行业参与者联手进入汽车前装领域。
PPG 为此做了什么?PPG 做 TPU 改色膜,有相应的布局和底气,具体如下:
PPG 在中国已经有四十多年了,有四千多名员工。虽然是外企,但思维方式、做事方式已经高度本土化,“在中国,为中国” 也是 PPG 的口号。 PPG 早在 2021 年就在汽车膜领域做了布局,收购了德国一家专注汽车表面和色彩的知名企业沃尔瓦格。这就像小米汽车,虽然是新入局汽车行业,却通过收购自动驾驶公司、入股相关企业来完善布局一样,PPG 在做膜业务前,前几年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就是全资收购沃尔瓦格。 2023 年,PPG 进一步深化布局,全资收购美国 XP 隐形车衣工厂 Entrotech,并联合成立 PPG 表面处理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在全球市场形成广泛业务覆盖,例如为特斯拉等品牌的前装环节提供膜表面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均由 Entrotech 与 PPG 协同完成。可见,尽管 PPG 源于油漆行业,但其通过系统性的资源整合与业务拓展,已为涉足汽车膜领域奠定了扎实基础。 PPG 本身做涂料,在汽车表面涂料技术上有很多积累。同时,PPG 作为色彩专家,在汽车领域有很多色彩的色库,全球最大的两个色库,一个在意大利,另一个在中国天津,都是 PPG 投资建立的。这些让 PPG 具备做好 TPU 改色膜的天然优势。TPU 为什么卖不动?回到核心问题,TPU 改色膜出来好多年了,有很多企业做了不少卷色卡,有不少库存,却卖不动。从行业观察来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价格鸿沟由于成本和工艺的原因,比如有十多种甚至 30 种工艺,这些工艺导致 TPU 改色膜的售价是传统 PVC 膜的 3-4 倍,对消费者来说存在价格鸿沟。
另外,新媒体传播中 “照骗” 太多,在小红书等平台上的照片以及商家的推广,让用户觉得改色膜和 TPU 改色膜没有本质区别,很难形成清晰感知。如果不在线下实际查看,单看色卡根本看不出来,只有贴在车上过一段时间对比才能明显区分。
同时,很多用户对改色膜的价格普遍认知在 3000 元以下,这让商家推广难度很大。如果消费者本来想买 3000 元以下的改色膜,商家强推 5000-6000 元甚至 7000-8000 元的 TPU 改色膜,很可能把客户推走,商家也会觉得还是卖普通改色膜稳妥,不愿推高端的,怕有风险。
认知错位从用户端来看,很多用户认为改色只是短期的颜值消费,而非长期的资产保护。再加上照片 P 图的影响,很难分辨 TPU 改色膜和普通改色膜的区别,用户感受不到 TPU 改色膜的价值,自然不愿意买单。
商家端则是因为卖货习惯,过度聚焦技术参数的宣讲,忽略了场景化需求。实际上,多数车主更关注色彩潮流,而非抗刮性。同时,行业压力大,人工成本、门店成本高,商家天天盘算 ROI、投流,还是靠硬邦邦的广告砸钱,没有真正去构建产品价值,讲清楚产品区别。线上平台(如小红书、抖音)的改色膜内容亦多为强硬促销导向,普遍追求快速成交、盈利,没有人真正为产品堆叠价值或讲解产品,这也成为制约市场拓展的重要瓶颈。
渠道反噬渠道方面存在施工难度太大的问题。现在的施工工艺很多,有干贴、湿贴、干湿贴两用等方式,最早的时候甚至大面积用 TPU 改色膜,小面积比如把手等不好贴的地方用 PVC 替代,都是为了解决施工问题。施工非常重要,用户花了好几千块钱,如果不能完美解决施工问题,客户会觉得价格和价值不对等。而且,施工技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培养技师的成本也比较高,整体来看,如果利润不够支撑,销售难度又大,渠道自然不愿意推广。
缺失生态整个行业缺乏良好生态。之前很多商家尝试做劣质 TPU,扰乱了市场,让很多门店不敢推,因为出现太多售后。同时,保险公司、二手车配套等方面的承诺都达不到,膜的保值承诺无法支撑,这些困境导致目前 TPU 改色膜叫好不叫座,推不动。
如何尝试破局?针对上述问题股市配资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破局:
建议少卖货、多培育市场。多拍产品的使用场景,传递能拉动情绪、有价值的内容,给市场和产品一点耐心,而不是一味强调卖货。从生产端到流通端再到消费者端,不能天天盯着卖货,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爆发时,货才能卖得出去,一味卖货可能会有反作用。 解决生产工艺问题。好工艺的关键之一是解决完美施工问题。不能只依赖大师傅,得让 50% 以上的普通技师都能做到完美施工,这才是好工艺;解决不了施工问题,就称不上好工艺。降低施工门槛很重要,这能在降成本、降价格的同时,让更多人掌握施工技能。毕竟,只有施工问题解决了,客户才愿意买单;如果施工难度大到只有少数人能做,那就不算好产品、好方案。 合理定价。现在市场很卷,就像小鹏汽车、蔚来汽车为了活下去,必须达到 200 万台的规模,必须打价格战一样,TPU 改色膜行业也需要合理定价。让用户愿意接受,缩小 PVC 和 TPU 之间的差距,如果 TPU 改色膜价格下探明显,慢慢就有可能取代 PVC。 生产端、品牌端、商家端要更多地赋能渠道,让商家敢推、愿推、会推,成为渠道的共同利益体,而不是让渠道成为风险承担方。很多批发商卖给门店货物后,出了问题解决不了就换个城市、换个客户,不断更换,因为中国市场大,货物不稳定只能这样做。但这样不仅伤害了客户,也伤害了当地市场。所以要站在整个价值利益链的渠道端考虑,保护渠道,不伤害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 引入 “大玩家”,构建生态联盟。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膜厂要考虑用户买贵膜、贵车的对等条件,就是膜要保值。比如二手车在车博士平台有保价,TPU 改色膜的质保数据可以接入二手车平台,新车贴了膜,卖车时能卖出更好的价格,有无贴膜对整车新车没有影响,这样膜就有一定保值率,比如贴的时候 6000 元,卖二手车时膜还能值 3000 元或 2500 元,有膜和没膜有区别,这需要大的行业协会推动,与二手车平台联动。 其次,深度联合保险公司,增加增值服务。用户关心的是碰撞出问题后如何索赔、理赔,如何少花钱或不花钱解决问题,行业内透明膜和 TPU 改色膜都在做,但做得还不够,要真正站在用户角度与保险公司联合。 再者,推动车厂或 4S 店进行色彩定制、推出新车套餐、做原厂色,上下联动能让产业发展更快。还要整合车厂、4S 店,联合行业协会,设定产品工艺、施工标准,并贯彻执行,让用户放心。 另外,呼吁更多像 PPG 这样有实力、有能力、有想法的化工巨头入局 TPU 改色行业。现在国内做 TPU 改色膜不错的商家都在关注这个领域,大家不是竞争对手,因为中国市场足够大,生意也足够大,未来海外市场更大。要共同把蛋糕做大,培育市场,让它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否则这个产业可能会消失匿迹。发布于:广东省维度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